《在加拿大的中国学生称,他们已成为北京恐吓宣传的靶子》
学生活动人士称,他们被北京当局单独挑出进行网络威胁和骚扰
原文作者:Craig Desson, Nick Murray, CBC
一些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指控北京通过网络威胁和骚扰来针对他们及其在中国的家人——这是其打击海外反政府异议行动的一部分。
杨若晖(Ruohui Yang)就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他表示,因为他的父母希望他出国留学,他便于2015年15岁时来到加拿大。
他说,在加拿大,他了解到了关于自己祖国的一些事情,例如1989年天安门广场大屠杀的细节——这些资讯与中国政府的官方说法相左。
“在中国大陆,我们对这起事件,这场屠杀有我们自己的说法。共产党声称这不是一场屠杀,没有死那么多人,”杨先生在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议会之屋》节目采访时表示。
“我开始意识到……这场抗议运动得到了几乎全国公民的支持,这其中甚至包括官员、警察、一些军人和政府公务员。每个人都在谈论自由、民主、以及历史的崭新一页。”
“我很震惊,毕竟,对于像我这样几乎一生都在共产党独裁统治下长大的人而言,很难想象曾经有一个如此不同和充满希望的时代。”
这种希望,再加上2019年香港反修例示威, 激励了杨若晖参与多伦多的支持中国民主运动的抗议活动。他还创立了“公民会”(Assembly of Citizens),一个总部设在加拿大的支持中国民主的NGO组织。
“他们管我叫奴隶”
杨若晖表示,起初他试图在示威活动中隐藏自己的身份,因为他害怕遭到中国的报复。
“我戴着假发、口罩,甚至在夹克里垫了衬垫,就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与众不同。”
然而,他最终停止了遮掩自己的身份,开始在示威活动中公开露面。从那时起,死亡威胁就接踵而来。
“我已经在不同的社交媒体账户上收到了很多威胁信息、脏话和侮辱。”
迫害并没有就此结束。他在加拿大的维权活动也导致他在共产党内工作的父母反对他。“他们对我的活动非常非常愤怒,”他说。“他们管我叫叛徒和奴隶。”
杨恒均是今年夏天在美国国会委员会听证会上就中国侵犯人权(包括言论自由权与和平集会权)作证的少数异见人士之一。
杨恒均对美国议员表示:“国界无法阻止共产党在海外散播恐惧。”
这种希望,再加上2019年香港反修例示威, 激励了杨若晖参与多伦多的支持中国民主运动的抗议活动。他还创立了“公民会”(Assembly of Citizens),一个总部设在加拿大的支持中国民主的NGO组织。
.avif)
另外六名在加拿大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和前中国留学生也向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分享了类似的故事。
Fred是公民大会的另一名成员。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对他的真实姓名保密,因为他担心在中国的家人遭到报复。
“我被那些试图威胁我朋友的人欺负,他们用垃圾邮件轰炸我的邮箱,他们说我应该去死,还说我是中国人和汉族人的叛徒。”
康考迪亚大学应届毕业生Zion(CBC新闻也隐去了他的真名)也告诉《议会之屋》栏目,他认为他的社交媒体聊天群已被中国警方入侵。
“有一次,一个……新成员联系我,问我住在哪里,以及我对家乡赣州的独立运动有何看法,”Zion表示,他追踪到这个号码是赣州的一名警官。他说,在他与这位神秘用户对质后,对方删除了他们的账号。
报告:中国要求留学生“保持沉默”
5月,国际特赦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海外异见人士经历的报告。报告称,许多在国外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生活在恐惧的氛围中。
报告指出,“他们感到被迫自我审查,减少社交、学术活动和人际关系,否则将面临中国政府的报复风险”,“这种氛围是中国政府努力确保留学生保持沉默,不参与政府认为敏感的政治问题的结果。”
一个名为“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的组织活跃于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美国国家安全和情报议员委员会(NSICOP)2019年的一份报告援引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SIS)的话称,CSSA是一个“为留学生提供社交和职业网络的重要支持机构”。但国家学生会公共事务委员会(NSICOP)的报告也指出,公众对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与中国政府驻外使领馆关系的担忧日益加剧。
NSICOP的报告援引此前一些个人扰乱校园活动的报道,指出“CSSA的行为也可能对言论和集会自由构成威胁”。
其中一起事件涉及多伦多大学士嘉堡校区学生会选举的干扰。另一起事件发生在麦克马斯特大学,一位批评中国政府对待维吾尔族人方式的活动人士的演讲也遭到干扰。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学生会后来因涉嫌与中国领事馆有关联而剥夺了CSSA的官方社团地位。
在这两起事件中,中国大使馆均否认与CSSA有任何关联。
大使馆称这些指控是“诽谤”
中国大使馆在向加拿大广播公司新闻台发表的一份声明中,驳斥了有关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团体被北京方面用来推进政治目的,以及骚扰海外学生家人的指控,称这些指控属于”纯粹的诽谤与中伤”。
大使馆表示,在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成立了CSSA,以互相帮助。

“中国驻加拿大使领馆有义务依法为包括学生学者在内的海外中国公民,提供适当的领事保护服务,并敦促加拿大政府和高校切实保障他们在加拿大期间的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
使馆发言人表示,他们的做法“光明正大,无可指摘。”
今年夏天,加拿大议会快速通过了一项旨在打击外国干涉的立法,旨在通过对欺骗或秘密行为进行刑事制裁,并建立新的外国影响力透明度登记制度。
“这是我们的责任”
一位前国家安全分析师,现任安大略理工大学情报史教授的丹尼斯·莫利纳罗认为,加拿大现行法律在保护中国学生免受此类骚扰方面无能为力。
“如果是某种形式的对学生的压力,加拿大在外国干涉方面并没有太多法律能够处理这类事情。如何阻止中国对他们的家人施压,或者因为他们在这里的所作所为而迁怒于他们的家人?显然,加拿大几乎没有能力改变或影响这种情况,至少加拿大自己无法做到。”

尽管面临威胁,也为远在中国的家人感到焦虑,Fred和其他公民会成员表示,他们决心继续为中国的政治变革而奋斗。
“这是我们的责任——在中国,许多与我们同龄的人都遭受过苦难,做出了牺牲,即使我们看不到民主在中国的土地上蓬勃发展的那一天,我们也希望至少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播下民主的种子。”